Close

本次線上峰會,作為提前預熱以及解鎖本屆論壇的亮點內容,在熱烈而圓滿的氛圍中落下帷幕。由於時間關係,網友提問只選取了部分問題作答,而線下“2021阿拉丁論壇”將於2021年8月3日-4日,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展館B展區8號會議室舉辦。

文章出處:
阿拉丁照明網

原创:阿拉丁新闻中心/阿拉丁照明網

主持人:黃榮香阿拉丁新聞中心主編

本次線上研討會特邀嘉賓/按演講順序:
何開鈞—廈門市LED促進中心主任/教授級高工
林燕丹—復旦大學光源與照明工程教授/博導
許楠—中科院建築設計研究院光環境設計研究所所長
蕭弘清—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教授
成昱—朗德萬斯中國首席技術整合官
任艷—歐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教育行業產品線負責人
丁文超—佛山電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預研技術專家
王晟—浙江楓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專家/教授
馬軍—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導

Part I:嘉賓對話

Q1:何之為健康的光環境,對於健康的光環境,目前有哪些量化的關鍵指標?
Q2:光環境的光譜特性與實時變化對人的視覺、心理節律和情緒有什麼影響?
Q3:從設計的角度來看,健康光環境的設計要點是什麼?
Q4:台灣教室照明發展情況如何?
Q5:作為照明龍頭企業,在健康照明領域有哪些創新成果和案例?
Q7:LED燈到底有沒有藍光危害?
Q8:要滿足青少年視覺健康,我們照明應該怎麼做?
Q9:國際上沒有關於兒童青少年光環境的標准或技術指標,那麼,中國有沒有必要製定相應的標準?

Part II:網友提問

Q1:有沒有關於洗牆燈(黑板燈)的標準?
Q2:可否分享光催化技術相關的測試和數據?
Q3:國際上,在教室照明方面的研究和應用是怎麼樣的一個情況呢?
Q4:目前有沒有根據時間或季節的一個變化而自動去調整的一個智能控制系統呢?

 
為了更好地記錄和傳播他們的精彩觀點,小編整理了本次研討會的精華內容,以饗讀者。 
以下為對話實錄:

Q8:要滿足青少年視覺健康,我們照明應該怎麼做?

馬軍—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導

國家目前正在對近視防控做大量的工作,並且在近視防控的措施裡邊,從燈光的改造、照明環境的改善,這是主要的一個措施。但確實我們在做的過程中也遇到很多的問題,比如目前很多企業和廠家也提出健康照明或者是健康光環境這些概念。健康照明可能對我們孩子,特別是預防近視,當然包括對成長過程中的兒童青少年的生理以及心理的一些影響,到底怎麼樣,什麼是健康光環境,有沒有相關的一些標準?

還有一個方面,現在社會上包括家長都比較關注的,我們從熒光燈,逐漸替換成LED燈,那麼LED燈到底有沒有藍光危害?從我們照明行業專家和企業也給我們釐清了,其實LED光源是不存在藍光危害的。但社會上對此還是普遍存著疑慮,所以我們能否出一個非常權威的科普,廣而告之目前LED光源不存在藍光危害?以打消社會以及大眾對藍光危害的顧慮。
 
第三個問題,我們目前也在承擔國家標準委以及衛健委關於中小學校教室採光和照明衛生標準GB7793的修訂工作。因為現在國標要求必須是全文強制,那麼我們哪些指標能夠做到強制,可能後面我們需要做一些工作,也希望能夠得到在座的各位專家的從技術方面給我們更多的支持。

Q9:國際上沒有關於兒童青少年光環境的標准或技術指標,那麼,中國有沒有必要製定相應的標準?

蕭弘清—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教授

我想“標準”兩個字很敏感,在台灣也一樣,提升到標準,大家的爭議就會很大。我們的目的是希望為下一代提供健康的光環境,我們不如把它做成一個健康指引,用這種模式來指導健康光環境的營造,這個比較容易被大家接受。 

針對學齡前兒童,12歲或者15歲以下的這些初中小學生,他們的視力健康需要特別去注意和保護。所以在針對15歲以下,或者小學甚至學齡前幼兒園的教室光環境時,我們把有可能傷害視力健康的不良因子,盡量把它降低,包括頻閃、眩光,色溫搭配、照度、舒適度及適時休息等,在這方面,台灣花了相當長時間做這個努力,訂定小學的視力保健及教室照明工程質量規範要求,確實比一般的初中、高中、大學來得嚴格很多。

所以健康光環境是有必要把重心在小學以下制定特別嚴謹的規劃,但在製定的過程中,可以藉鑑眼科醫生的經驗,以及包括人因工程背景的數據來支撐,把對人的視力健康有危害的因子,盡量把它減低,變成一個設計的指引,我想這個不用提升到標準。這非常有必要,台灣也是這樣做,以上是我的經驗、台灣的經驗,給大家參考。
 
林燕丹—復旦大學光源與照明工程教授/博導

一個標準的製定,需要有非常充足的數據來證明我們所選擇的數據是一個最優的數據。對於一個最優的數據來說,就得有充分的科學的實驗數據為依據,把好的光環境和不好的光環境進行比較。但是從倫理學上來說,把孩子放在一個不好的光環境中實驗,我覺得不太合適。若已經證明它是一個好的無傷害的光環境,然後做一些驗證類的研究,證明這個光環境是可以的、有效的,我認為這是可以用來佐證兒童青少年光環境的選擇,這是我從實驗研究的流程上的一個建議。 

第二個我認為目前來說,眩光、頻閃、照度、光照均勻度對於這些普遍會引起人體不適的因素,對於兒童同樣是成立的。但是針對兒童這部分,我特別贊同剛才蕭教授所說,可能在生理學的層面上,眼球的結構部分,可以引入一些醫學的專家來通過分析眼球的結構,甚至是做一些離體細胞的實驗,再結合對比實驗,來做一些佐證類研究。但如果是生理學上的研究,直接用人體實驗的這件事情來說,我認為還有更多的路程要走。 

對於普通人群的結果普遍是否也能夠適合於小孩?有研究已經證明,當孩子每天去戶外半個小時到一小時這樣的太陽光照射,能夠促進視覺發育的;戶外太陽光比戶內太陽光高出幾個等級,人眼的適應性時非常強的。我認為給兒童這種照明的建議,第一是要規定哪些是不合適的,我覺得這個是我們要規避掉的。第二個是已經證明了一定是安全的事情,我們是要鼓勵的。第三是對於人類普遍適用的一些規律,我們是可以使用的。我分成這三類來進行一個考慮。
Part two:網友提問環節
 

Q1: 老師,室內洗牆燈有什麼標準嗎?

蕭弘清—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教授

洗牆燈基本上是一個近距離的不對稱配光的投光燈,這種洗牆燈在教室裡用到一個特殊地方,叫黑板燈。因為以前我們在放黑板燈的時候很奇怪,包括目前會不斷說黑板燈離開黑板面70公分,然後距離地面多少高度。這個教室黑板燈的設計及安裝施工方法,曾經用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卻與新設計的黑板燈具無法搭配;最近在台灣有個趨勢,像台灣大學在兩年前,他們的新學校教室照明改善裡面,就大幅度地把黑板燈取消掉,而是改用層板;在黑板上面加設一個層板,然後把簡易的燈具甚或LED燈條卡入到層板裡面去,完全去除學生看黑板時的眩光,也不會讓教師看見燈具的直接眩光而頭昏眼花,並用不對稱的配光去做黑板燈的投光,讓黑板面上的照度分佈很均勻。
 
這個投光的技術跟方式,跟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洗牆燈幾乎是一樣的,它屬於近距離的不對稱配光,所以它又可以把洗牆燈的技術需求應用到黑板燈的設計上。這方面在過去我的研究室裡面,碩士生投入過將近10年的時間,做這種不對稱燈、近距離的不對稱配光,用在黑板燈的開發;這個我們做了很多,而且做的成績非常好。優點就在於,燈具是卡入到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學生看黑板的時候不會看到這個燈具,又因為這個燈具安裝得較接近黑板,所以老師在寫黑板的時候,沒有黑板眩光的情況,老師面對學生在講課的時候,也沒有視野眩光的存在,所以這是一個新的黑板燈結構的改變。
 
今年的阿拉丁神燈獎,剛剛公佈的得獎名單裡面,惠州的雷士照明的黑板燈,也是用這個技術,用這種不對稱的配光,然後縮短跟黑板距離的方法來設計。

Q2: 想問一下王教授,這個光催化技術的光照抗菌對燈有什麼參數要求?然後光催化的應用做了哪些測試?相關的測試和數據可以分享一下嗎?

王晟—浙江楓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專家/教授

我們作整個材料的研發,以及在燈上面運用的過程中,其實做了很多的研究,但是這些研究在整個光學領域中,我覺得還是一個開始。在今後的我們整個研發過程中,其實有三大塊:
一個是跟光參數它會有什麼樣的相互影響,也就是材料領域和光學領域開始交叉的時候,那麼這個時候光參數對材料的催化活性也好,對燈具的抗菌抗病毒的效率也好,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第二是在整個空間中,因為我們的目標是針對空間防疫的,那麼在整個空間中有一些非光參數,比如說類似於像空氣的流動、流速方面的,這些因素雖然說它不屬於燈的範疇,但是我們認為光環境也好,光空間也好,但是包含了光照射到所有的地方,因此這些非光參數對我們的催化活性有多大的影響,這是第二個;第三個是這個面板怎樣在表面更加容易形成微納米的構造,使得它能夠承載催化劑的數量能夠提高。
所以這樣以後我們會從三個方向去把這個事情更深刻地往下推進下去。
 
那麼之前我們做了大量的檢測,比如說類似於抗菌也好,抗病毒也好,包括煙霧、腐蝕,包括沙粒的衝擊,基本上加熱也好,所有的測試都已經完成了。
因此在整個過程中,我們還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方方面面的努力,能夠助力健康光環境,能夠把它給打造起來。因為畢竟從歷史的角度上而言,其實人類的發展就是一部和病毒抗爭的歷史,而如今現在病毒造反人類的腳步越來越頻繁,所以防疫成了時代的剛需,那麼我想營造這種健康的光環境,我覺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是歷史賦予照明領域的一個重任。

Q3: 國際上,在教室照明方面的研究和應用是怎麼樣的情況?

林燕丹—復旦大學光源與照明工程教授/博導

如果一定限定到專門針對教室照明的研究,目前我看到的文獻,除了中國比較多,然後就是瑞典和韓國。但本質歸根到底對視覺任務的分析,和對用視覺任務的人的特點分析,所以最後它是一個人因工程學的研究。如果我們掌握了這個本質的話,其實是不是教室,都不要緊,只是場景不一樣,然後就是年紀特點,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都不一樣,所以其實這是一個叫人因工程的研究。
 
那麼當我們把教室這個概念去掉後,變成人因工程的研究了,這個國外的研究是無數的。其實從整個國際照明委員會至今為止超過100年的歷史,都是在解決光與人的視覺和感知的規律性研究,以及最後如何應用的問題,所以這些都可以作為研究照明應用的依據。重要的是我們怎麼拿這些成果應用在我們的教室照明中。
 
另外補充一點的是,沒有一個照明,可以滿足各種條件下的應用需求,這是不可能存在的。比如剛剛提到的24小時畫室,如果夜晚要達成把畫畫好這件事,這時的燈光只能服務於畫畫這個任務,而不能兼顧到人體睡眠的節律需求。

Q4: 目前有沒有根據時間或季節的一個變化而自動去調整的一個智能控制系統呢?

丁文超—佛山電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預研技術專家

關於健康照明,從很大程度上講,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們很難用一個特別數據化的標準去衡量。所以我們希望通過智能控制一個動態的變化,去適應對於健康這樣一個需求。像一天24個小時,在我們的控制系統裡面是有這種設計的,會有照度和色溫的相對變化,也會根據上午、下午和夜間進行不同的光參數的製定,也可以通過控制系統自動地調節。
 
關於對四季這樣一個智能控制的需求,我們在智能照明領域有很多研究,這個要基於智能傳感技術,來共同實現。因為現在一些光敏傳感,對外面採光、溫度的直接感知,以及系統對數據的處理,包括與物聯網和大數據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的融合,來實現這種控制系統。甚至它可以是自適應的,可以根據季節變化,或者主人的個性化需求,做一些自適應的調整,這類產品應該可以很快面世。
 
任艷—歐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教育行業產品線負責人

實際上我們對於教室照明來說的話,我們考慮的這方面的溫感可能要和其他設備結合起來一起談,因為將來的智能控制設備的話,可能會和空調系統,會和這些新風系統結合起來考慮,我覺得在這個方面是非常有前景的。

因為我們只有把這些聯動起來以後,才能夠解決網友說的這個問題,那冬天的時候我們的色溫相對偏暖,可能從我們標準的5000K或者是4000K調整到3500K這樣的色溫照度,如果在夏季的時候是否可以相對地提高我們的色溫,我們在色溫調整的同時,我們的照度範圍也可能有相應的一個變動,那這種程度的變化,其實對學生在四季的影響,相對我感覺是會比較小,這個其實還是要從一些數據上進一步的研究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