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3S Market】為符合台灣現實情形,本文與原文略有增刪,但不違原文本意。

文章出處:3S MARKET「全球智慧科技應用」市場資訊網

二、中國內案例

對岸中國2014年迎來智慧城市的元年,這一概念現已在城市基礎建設、交通管理、文化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等領域形成了顯著的影響。

1.佛山
2010年,廣東省佛山市提出「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發展策略。在2011年其全國的「兩會」上,佛山市委書記陳雲賢透露,佛山已申請全國智慧城市示範點,力爭3到5年形成「四化融合」雛形。

2013年7月,IBM提供「智慧佛山」建設的中期調研報告,建議佛山可以以食品安全、水治理和智慧交通為切入點,以產業轉型為手段,在建設智慧佛山的同時,打造強大的高端服務產業鏈。IBM也對佛山南海三山新城提出建議。

在城市雲方面,未來三山可透過手機信號定位,快速掌握各種交通工具、道路、地區的人流情況,而這類資訊又可供城市管理部門,更科學地規劃商業區、居民區、公共交通、醫院、學校甚至加油站的佈局;

在健康雲方面,保險公司、患者以及各級醫院,可統一在一個雲平台上,實現檢驗結果和電子病歷共享、遠端會診、網上掛號和預約門診等高效服務,減少病患排隊、報銷的痛苦,節約整體社會的資源;

同時,透過產業雲平台,可在統一設計標準的同時,節省整個產業鏈的成本,以幫助中小企業降低營運成本,使其投資能集中在核心製造優勢上,而不是花費在採購等環節上。

佛山市南海區數據統籌局,透過將分散在60多個部門、150多個系統的數據集中在一起,實現了惠民服務。數據統籌局於2014年5月成立,至2014年底,已經與66個部門、157個系統成功對接,平均每月跨部門數據交換批次達600多次,數據交換總量已經超過4000萬條。

2014年8月,數據統籌局推出圖識南海、數說南海、法人平台等「4 1」項目平台,為企業、市民提供多種服務。以圖識南海來說,市民可以在地圖上找到公廁、WiFi熱點、醫保藥店等資訊。除此之外,企業大監管平台、社會網格化管理平台、政務地圖平台、人口庫應用平台等一系列,綜合性政務平台也在建設中。

醫療衛生方面,佛山市「南海區市民健康檔案管理平台」整合了南海區143家醫療機構的醫療資訊資源,包括3個區級醫院、12個鎮街級醫院,以及128家社區衛生服務站點的資訊。

此外,還包括以家庭為單位的每個居民的「居民健康檔案」,登陸平台可以看到就診記錄、用藥情況、各階段身體健康狀況等資訊,幫助醫生快速瞭解患者病史,判斷病情,合理用藥。

此外,佛山還在積極組建交通大數據庫。佛山禪城區代區長孔海文在政協禪城區三屆五次會議上指出,禪城的交通發展,無論是建設還是優化公共交通,都需要以強大的數據庫為支撐。

目前禪城正在進行交通建設,和管理方面的研究,將會結合對整個交通流量的監測數據,來規劃公共交通線路和路網監測系統。

2.深圳市福田區
福田區委、區政府以深圳織網工程,和智慧福田建設為契機,依託大數據系統網路,著力構建以民生為導向的,完善的電子政務應用體系,並在此基礎上積極開展業務流程再造,有效提高了福田區的行政效能,和社會治理能力。

主要措施包括:建設「一庫一隊伍兩網兩系統」、建設「兩級中心、三級平台、四級庫」、構建「三廳融合」的行政審批系統、建設政務徵信體系。

此外,福田區還把新技術應用,與社會治理機制創新相結合。基於流動人口自主申報,建立房屋編碼制度,深化「民生微實事」改革,對人口管理、房屋管理、社會參與機制等進行探索。全面梳理「自然人從生到死,法人從註冊到註銷,房屋樓宇從規劃、建設到拆除」與政府管理服務相對應的所有數據,為實現資訊循環、智慧推送提供數據規範和數據支持。

並在資訊資源融合共享的基礎上,廣泛進行部門業務工作需求調研,釐清部門之間的業務關係和資訊關聯,透過部門循環、資訊碰撞、智慧推送,再造工作流程,有效減少了工作環節,簡化了工作程序,提升了服務效能,方便了群眾辦事。

3.貴陽
貴陽以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為依託,以重大項目和龍頭企業引進為主要目標,以需求市場的統籌開發,和數據資源開放為切入點,堅持走「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的發展道路,遵循「環境優勢吸引產業、基礎設施保障產業、本地市場帶動產業、優惠政策扶持產業」的發展策略,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將大數據與資本、政策、園區等要素緊密融合,以資訊化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帶動貴陽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在培養大數據應用市場方面,實施「政務大數據開放」項目、「智慧貴陽」項目和「傳統特色產業大數據融合」項目;在智慧化建設方面,建設「全域公共免費WiFi接入上網」城市、「塊上集聚的大數據公共平台」,以實現塊上集聚的用戶上網行為數據的全採集,擬應用於限制和監督權力運行的「數據鐵籠」平台、「數據禁毒」平台、「數據健康」平台、「數據敬老」平台、「數據慕課」平台、「數據智游」平台。

三、對建設智慧城市的規劃延伸思考

分析國際與對岸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規律與經驗,對比台灣城市建設實踐,大家應有很多感觸與感受。當然,中國很多智慧建設過於官樣化,而且也太過標語化,但細看也有些值得留意。

1. 智慧化設施建設
毫無疑問,大數據給城市發展、轉型,以及實現便捷的公共服務帶來了巨大發展空間。然而,大數據的應用離不開互聯網、物聯網、雲平台等資訊化技術的支撐,更有賴於智慧化終端的普及。一切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鋪設網路、佈置傳感器、搭建系統平台、實現數據全採集等,無疑都需要龐大的資金投入。無論是政府支持,還是企業市場運作,對智慧城市建設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

2. 開放政府數據
當前,世界各國紛紛加入數據開放運動之中,截至2014年4月,已有63個國家制定了開放政府數據計劃。從目前全球參與開放數據運動的國家來看,既包括美國、英國等已開發國家,也包括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

政府數據開放也有利於公眾參與城市管理和監督政府,進而改善公共服務。台灣是民主國家,這些有賴民意代表與專家的努力。歐美做得到的,台灣沒有理由做不到。

3. 重視差異性,避免同質化
每個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有不同的側重點,按照不同的領域維度和時間維度,使政府資源的配置更趨合理。

4. 多元合作
智慧城市建設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不僅需要政策支持,還需要大量資金的注入。先進行科研、技術的應用則需要政府、商業公司、科研機構和社會公眾的廣泛參與。

從智慧城市發展可以看出,城市發展策略,直接影響城市建設和智慧城市的發展模式。城市的大數據應用,台灣不能閉門造車,應該與國際一流公司,結合國內的產業鏈共同合作。這是台灣走向國際化必須引用的做法,而不是一昧只想從台灣自家人做起。